□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莹
通讯员 查冰凌
南京黄龙岘茶文化旅游村又捧回一项国家级荣誉。生态环境部日前公布首批4个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项目参考案例,分别是:山东日照水库流域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EOD项目、浙江温州“洞头诸湾·共富海上花园”EOD项目、江苏南京黄龙岘茶文化旅游村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项目、广东深圳盐田区小梅沙EOD项目。黄龙岘究竟有何独特之处,能从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
依托山水资源
发展“美丽经济”
沿着江宁西部旅游环线双车道的柏油马路一路向前,沿线丘陵起伏、绿意盎然,江宁街道牌坊村黄龙岘自然村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间。村里翠竹掩映,千亩茶园层层叠叠,不少游客逃离城市喧嚣,自驾前来体验田园慢生活。
2013年,乘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江宁区委区政府决定启动黄龙岘的开发与建设,依托其独特的山水资源和茶园竹林风光,大力发展“美丽经济”。
当地政府决定运用市场化运作机制、充分发挥国企平台作用,由江宁旅游康养产业集团(以下简称“江宁旅康集团”)一体化实施,利用其专业优势,将农村道路建设纳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统一规划,积极主导全村环境整治、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指导农户经营等。
江宁旅康集团以EOD模式将生态修复、产业开发、文化传承一体推进。3.2亿元的投入资金中,21.2%用于改善提升村庄生态环境,剩余部分精准导入茶产业升级、民宿集群和文旅设施建设,形成“治理投入—产业增值—反哺生态”的闭环。这一顶层设计的“超前性”,避免了“撒胡椒面式”投资,使生态治理成为产业发展的“催化剂”,短短三年时间,金陵特色茶乡就已享誉全国。
每年吸引超百万名
海内外游客观光
5月4日清晨的黄龙岘村,薄雾缭绕在2600亩茶园间,采茶人指尖轻捻嫩芽,茶香与竹林的清新气息交织。没到中午,村里已热闹起来,四面八方的游客涌入这个面积0.91平方公里的小山村,采茶制茶、农家美食、咖啡垂钓、露营民宿,这里应有尽有。
黄龙岘开发后,茶农们开始尝到好生态的“甜头”。科学绿色的茶叶种植技术被引进来,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黏板”被引入茶园;现代化茶厂随之成立,专业技术团队带来先进的炒茶、制茶理念,一炮打响黄龙岘茶叶“汤色绿明、香气高长、滋味鲜醇”的名气。黄龙岘茶特色品牌“龙针”“龙毫”于2016年、2017年连续荣获南京市雨花茶质量评比雨花茶金奖,带动当地茶叶价格由原来的500克两三百元上涨至两千元。
“如今,黄龙岘已构建‘乡村+’现代农业、休闲旅游、商贸文创产业链条,不仅能反哺生态治理,还能为村民带来更多收入。”江宁旅康集团负责人说,目前黄龙岘已累计开设50多家民宿和农家乐,每年吸引超100万名海内外游客观光,当地村民人均年收入从约1.8万元提升至约11.1万元。去年,黄龙岘茶叶年销售量突破2.5万公斤,销售额约3700万元。
产业发展收益反哺生态环境治理投入,实现了黄龙岘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目前,该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95%以上,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100%,项目范围内水体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空气负氧离子峰值浓度高达3512个/cm3,被中国气象局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新闻
附件
何为EOD模式?
一年多前,生态环境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项目实施导则(试行)》,提出要积极稳妥、规范有序推进EOD模式创新,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何为EOD模式?就是把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融合”开发,将生态环境作为关联产业的投入要素,让经营主体把这些产业未来的收益提前投入生态环境治理中去,再通过后期的产业价值增值,把治理成本收回来,以产业增值收益反哺生态环境治理投入,形成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