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49年杨虎城遗体被找到,邓小平含泪要求:换个好棺材,不要怕花钱
2024-12-03 14:15
发布于:天津市
前言
杨虎城将军牺牲的时候,年仅56岁。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后,解放军立即寻找被国民党屠杀的烈士遗体,但是始终没有找到杨虎城的遗体,杨将军的长子杨拯民从西安赶来共同寻找,还是无果。
一直到12月11日,原白公馆看守所杨钦典终于坦白,交代出杨虎城父子遇害后的遗体处置情况。解放军按照其说法挖出遗体,但是遗体已经高度腐烂,面容更是无法辨认。
最后法医通过杨虎城的牙齿和身边的妻子的骨灰盒断定,这就是杨虎城将军。
邓小平得知杨虎城的遗体找到,马上下达命令,一定要厚葬,当他得知杨将军的棺材情况后,更是含泪吩咐:必须换个好的!
西安事变后的杨虎城
杨虎城小名叫长久,1893年11月26日出生于陕西蒲城县一个农民家里,小时候的杨虎城是不幸的,家里贫困不说,在1908年,他的父亲杨怀福被晚清政府杀害,从此杨虎城那颗民主的心热血沸腾。
1911年,杨虎城响应孙中山,投身革命运动,后来参加了国民军。在国民党期间,杨虎城先后担任师长、军长、第十七路军总指挥等职,可以说是功勋赫赫。
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来到西安,召见杨虎城,并特别“强调”:要专心对付共产党。不成功便成仁。
杨虎城一心想要革命,想要救中国出危难,一心抗日,他和张学良商量后,决定进行“兵谏”,所谓兵谏,就是使用武力让帝王做出正确的决定,当年,在日本战国时期,竹中半兵卫也曾经对自己的公主斋藤龙兴进行过兵谏,武力夺取稻叶山城后又主动退隐,以提醒斋藤停止倒行逆施,振举国家。
西安事变发生后,举国震惊,毛主席得知后马上派人到西安,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这件事对于蒋介石来说,是人生最耻辱和害怕的一天,但对我们中华民族而言,却是一个永载史册、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转折点。
西安事变后,杨虎城被迫辞职,流亡海外,而和杨虎城一起策划西安事变的张学良在不久后就被蒋介石扣留在南京,实际上就是软禁起来了。
杨虎城深知蒋介石的阴险,他流亡到欧美以后,所到之处都在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并且向当地的华人讲话。尤其是卢沟桥事变后,杨虎城那颗想要上战场杀敌的决心始终没变,并多次致电蒋介石,想要回国参战,就算是当个普通的“营长”也行,但是无果。
这年10月,蒋介石终于同意了杨虎城的请求,虽然正合杨虎城的愿望,但心里还是担心,最后毅然踏上了回国之路。
有记者曾问杨虎城,如果蒋介石对你进行报复怎么办,杨虎城说了这样一句话:宁可蒋介石负我,我绝不负民族大义。
但,命运弄人。蒋介石得知杨虎城要回来后,秘密约见了自己的金牌杀手,戴笠。首先向戴笠下达了逮捕杨虎城的命令。
为了确保任务的成功,戴笠从特务中精心挑选了30名特工前往南昌,对杨虎城进行了很长时间的监视。
这招“打草惊蛇”,杨虎城何尝不知。1937年10月底,杨虎城携带家人从法国出发,一周后抵达香港。此前,杨虎城接到蒋介石的命令是在南昌见面。
杨虎城以为蒋介石真心实意,刚到香港便乘坐火车火速赶往武昌,但杨将军不知道,戴笠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
12月2日中午到武昌后,在戴笠的陪同下,杨虎城在汉口乘坐飞机直飞南昌,但是当时杨虎城居住在南昌二伟路1号的办公楼,到达南昌后,戴笠只顾让杨虎城吃喝玩乐,但杨虎城报国心切,只想见到蒋介石,几天后,杨虎城已经感觉到大事不妙。
12月9日,日军对南昌狂轰滥炸,杨虎城被转移到南长城外的“百花洲别墅”,这里曾是熊向晖的别墅,这里没有任何的军事目标,甚至有着巨大的地理优势。
即便是这样,戴笠还是对杨虎城不放心,随后戴笠又把杨虎城转移到了长沙,期间蒋介石与杨虎城不曾交流。
杨虎城被秘密抓捕后,一直关押在贵州的一个看守所,戴笠曾经对杨虎城说:“将军不如写个声明,把共产党在双十二事变前挑唆你的事情说出来,一了百了。”
杨虎城生气地说:“我这么做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让委员长停止内战,团结抗日?我有什么错,我都国外回来,就是想上阵杀敌。”
但这一切不被蒋介石理解,最后把杨虎城一家关押在半山腰的一个山洞里,因为杨虎城一家一直生活在气候干燥的西北,对潮湿的山洞根本无法忍受,经常生病。
就这样,杨将军的一家就在这个山洞生活了8年,因为过度忧郁而苍老的不成样,因为长期饮用山洞里的水患上了严重的胆结石。
杨虎城不知道何时才能把牢底坐穿,1946年,杨虎城被秘密前往重庆杨家山,最后杨夫人含泪去世,杨虎城痛不欲生。
1949年,蒋介石在败逃台湾前,下令把杨虎城一家,还有他的警卫员和秘书全部杀害,并秘密埋葬。
解放军发现杨虎城遗体的时候,他还抱着一个骨灰盒,他就是他最爱的妻子。这一幕感动了无数的人,杨将军一生光明磊落,却落得如此下场。
杨虎城的夫人也是英雄
杨虎城曾有三位妻子,个个都是英雄。
杨虎城的原配夫人名叫罗佩兰,是四川人。她长得很漂亮,也很聪明,因为家庭贫困,被一个叫张西铭的生意人带回了陕西,当时杨虎城和这个生意人很熟,见到罗佩兰后,可以说一见钟情。
1916年,罗佩兰和杨虎城正式结为夫妻,然后一直跟着杨虎城东奔西走,没有一点抱怨。几年后,杨虎城在陕西榆林一病不起,当时罗佩兰得知这个消息后关心丈夫的安危,挺着一个大肚子,骑马见到了杨虎城。
杨虎城对这个妻子付出了很多心血,但是命运弄人,1925年,杨虎城在长安的时候,妻子不幸患上了肺结核,杨虎城得知后马上送妻子去医院,但是肺结核已经到了晚期。
长安解困后,妻子十分高兴,可是杨虎城当时正在前线,根本不知道妻子病情如此严重。
罗佩兰在弥留之际,看了孩子们一眼便去世了。因为杨虎城没有回来,乡亲们在安葬的罗佩兰的时候一直没有盖上棺材盖。
杨虎城回来后,给妻子披麻戴孝,感动了无数人,杨将军对妻子的爱酷若山河。
杨虎城的第二个妻子是杨家的无名英雄,俗话说,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他的第二个妻子就是别人硬“塞”给他的。
1916年杨虎城在大荔县和罗佩兰结婚后,回老家探亲的时候,正好遇到自己的好朋友,名叫张养卿,张养卿非常敬佩杨虎城,这就相当于创业成功回乡探亲,大家都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你一个道理。
但杨虎城已经有了妻子,但张养卿不行,非要把自己的独生女儿给了杨虎城,无奈之下,这段包办婚姻杨虎城被迫接受。这个女孩叫张蕙兰,14岁的张蕙兰根本不懂爱情,一直在杨虎城家里生活,罗佩兰生了孩子后,孩子们也叫张蕙兰为“蕙兰娘”。
罗佩兰去世后,杨虎城正式娶张蕙兰为妻子,虽然有妻子的名义,但在重大的场合杨虎城并没有带着她出场,每次离家远征,杨虎城都会和张蕙兰辞行,老母亲不在的时候,杨虎城还会向张蕙兰鞠躬道别。实际上,杨虎城给予张蕙兰更多的是关爱。
接下来就是杨虎城的第三个妻子,谢葆真。
杨虎城在北伐战争中,曾是第十军的军长,部队到了安徽,他在军队中认识了这个小姑娘,可以说是一见钟情,谢葆真不仅长得漂亮,而且聪明能干。
谢葆真出生于1913年,比杨虎城小20岁,早年加入共产党。当时杨虎城的部队战事频繁,谢葆真可以被杨虎城在众多女子中注意到,也是十分的不易。
谢葆真在妇联工作的时候,提倡婚姻自主,反对妇女缠足等等。为此,专门成立放足委员会,派人守候在城门口,向进城妇女逐个进行说服教育。与此同时,她还办起一所贫民女校,帮助妇女识字、学文化。
杨虎城对谢葆真一见钟情,情理之中。1927年,两个人在安徽正式结为夫妻,这一年,杨虎城35岁,谢葆真15岁。当时,因为孩子们已经有了一个娘,就是“蕙兰娘”,所以把谢葆真称之为:新娘。意思就是新的娘。
杨虎城和谢葆真可以说是旷世奇恋,西安事变后,谢葆甘愿跟随杨虎城走南闯北,甚至到国外流浪,毫无怨言。当时她带着自己七岁的儿子,可以说是苦不堪言。
七七事变后,杨虎城请缨回国抗日,不料被戴笠扣押。
事情到了这里就过于艰难,在狱中这几年,谢葆真又生了女儿拯贵,身体十分虚弱,在山洞居住的那些年,是谢葆真最痛苦的时候,她多次想过要自杀,但是杨虎城多次抢救她,她说:这样的日子我再也不想过了。
据说,但是在这期间,谢葆真生下了一个女儿,因为营养不良,小婴儿出生8天就夭折了。杨虎城曾安慰她说:“我们还有四个孩子在外面,应该感到高兴。”
但蒋介石丧心病狂,居然把杨虎城和谢葆真分开关押,谢葆真因为强烈抵抗,以绝食用来抗议。
殊不知,当杨虎城再次看到妻子,妻子已经闭上了眼睛,当时谢葆真年仅34岁。杨虎城听说戴笠的特务把谢葆真捆在床上,曾注射了不知名液体,心中的怒火瞬间点燃。
在火化的时候,杨虎城强烈要求,把结婚戒指一同火化。
因为当时没有骨灰盒,杨虎城用木板自己做了一个小小的骨灰盒,在两年多的时间内,杨虎城一直把这个骨灰盒放在枕头边,每天晚上用手抚摸着,喃喃唤道:“葆真、葆真……”
直到1949年他被杀害的时候,这个骨灰盒还在他手里。特务埋葬杨虎城的时候,把骨灰盒也一起埋了。
邓小平:不要怕花钱,换个好棺材
1949年冬,自从二野向大西南进军以来,特纵队经过4000余里跋山涉水,最后终于到达重庆,当时杨虎城的老部下孔从洲首先提出来,要找杨虎城。“誓死找到杨将军!”
孔从洲曾经跟随杨虎城参与了西安事变,和杨将军有非常深厚的感情。11月29日晚上,孔从洲从电台得知,二野的第十二军的先遣部队已经攻占了重庆。当时突击队进城后,和地下党秘密配合,马上去找杨虎城将军。
当时很多人还不知道杨虎城将军在不久前已经被杀害。
30日凌晨,蒋介石乘坐飞机仓皇而逃,这天中午,二野的几个营在陈锡联和二十军军长王近山的带领下胜利度过长江。但是杨虎城被关押在什么地方呢。
解放军随后抓了几个俘虏,询问杨虎城的下落,但是这些人被戴笠训练得很好,就是不张口,最后讲过解放军的耐心“劝说”,他们终于交代:杨虎城已经在9月17日被秘密杀害。
这个消息传来,震惊了全国人民,蒋介石公然杀害杨虎城,十恶不赦。当杨虎城的老部下孔从洲等人听说后,更是悲痛欲绝。他马上给远在西安的杨拯民发电,速速前来重庆。
既然杨虎城被杀害,那么将军的遗体在哪里呢?据特务交代,他们只是杀害,但是掩埋任务不知道谁干的。
于是,一场大搜捕在重庆展开。
12月初,在白公馆,渣滓洞,很多地方都已经搜遍了,但是没有杨虎城将军的遗体,只有300多具被蒋介石残害的烈士的遗体。
从当时渣滓洞的情况看,蒋介石临走前,曾下令对这里面的人进行烧汽油,锁门,然后用机枪疯狂扫射,烈士的遗体惨不忍睹。在松柏林,更是横七竖八的遗体,这些匪夷所思的场面,让无数解放军战士和老百姓掩面而泣。
最后经过确认,共找到遇难者遗体是233具,但是杨虎城将军的遗体一直没有发现。最后经过大力搜捕和审讯,白公馆的看守杨钦典终于交代:
杨虎城父子遇害后,当晚特务即将二人尸首拖出室外,浅埋在“戴公祠”旁花台土下,表土上仍满种花草,掩人耳目。杨虎城的秘书宋绮云一家则在警卫室原遇害处,挖坑掩埋,上面抹上一层三合土,充作地坪。
战士们赶紧去挖,但是遗体已经高度腐烂,根本不能确定是杨虎城,虽然通过衣服和身体比例可以推断出来,但事关重大。
最后首长请来了曾经给杨虎城拔牙的牙医,名叫蒋祝华,他一眼就认出来了,这和遗体的牙齿就是他亲手给杨虎城将军装的白瓷牙。他说:“这个人就是杨虎城将军!”
终于,杨虎城将军的遗体被确认。党中央决定,给杨虎城将军举办追悼会,以告慰杨将军在天之灵。当时邓小平特地把杨拯民叫到身边问:“杨虎城将军的棺材怎么样?”杨拯民知道邓小平是在关心父亲,便说:“还可以。”
不料,邓小平拍案而起:“不行,要换个好的!共产党办事,一定要办好!”看得出来,邓小平高度肯定杨虎城将军的丰功伟绩。
随后,邓小平马上召集西南局统战部的负责人,特地嘱咐说:“马上去换个好的,不要怕花钱!”邓小平一字一句,掷地有声,眼眶含着泪花。
1950年1月15日,重庆各界为杨虎城将军举办追悼会,追悼会由重庆市长陈锡联主持,邓小平亲自督查致祭。中央专门写了挽联:
西安举义,振奋全国,重庆成仁,永垂不朽!
孔从洲也为杨虎城将军写了挽联:
西安义举促成统一战线,不料蒋贼忘恩负义,囚公十余年,终下毒手;
重庆解放奠定基本胜利,孰意匪特穷凶极恶,招魂三千里,誓报此冤。
孔从洲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我一想到杨将军被蒋介石残害的场景,我就不由心中愤懑,伤心至极,泣不成声,这一夜我不知道流下了多少悲伤的泪水。
杨虎城的遗骸,最后经过水路运送到西安安葬,在杨虎城的棺椁上覆盖着五星红旗,送行群众和战士失声痛哭。
2月7日,杨虎城将军夫妇的灵柩安全送到西安,并安葬在原杜甫祠西侧的墓地。也就是这一天,在北京召开了杨虎城将军的追悼会,新中国的领袖毛主席为杨虎城将军送了花圈。
杨虎城是民族英雄,纵观杨虎城的一生,他是一个真正的爱国的人。一如毛主席对杨虎城的评价:以身殉志,不亦伟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