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程锦欣) 4月8日,南京日报刊发相关报道后,各城市纷纷寻找家乡英烈,“英烈寻亲”热度持续提升。记者昨天从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以下简称抗馆)获悉,首次公开发布的1468位中国烈士名单中,江苏籍烈士共有96位,名单公布后,有39位烈士的亲属首次与抗馆取得联系,抗馆首次征集到江苏籍烈士朱晦吾的史料。值得一提的是,陈乃安等3位烈士的亲属希望通过本报寻找失去联系的烈士后人,其中一位烈士的后人可能居住在南京。
朱晦吾,江苏海门人,生于1920年。1942年日本占领缅甸,在此后近3年的时间里,美援物资送抵中国的唯一途径是由驼峰航线进行空运。1944年,朱晦吾进入中国航空公司就职,经过严格的训练及考核后,他以副驾驶的身份参与驼峰飞行任务,所驾驶机型为中国航空公司C-47型97号飞机。同年8月31日,朱晦吾接到飞行任务,驾驶飞机由宜宾飞往汀江。飞机在飞行途中经停云南驿加油,再度起飞时由于两台发动机发生故障,在新会洋地方坠毁,朱晦吾不幸牺牲,年仅24岁。
3位烈士的亲属希望通过本报及其他媒体找到失去联系的烈士后人,他们分别是陈乃安烈士、任贤烈士和魏文汉烈士的亲属。
4月8日,抗馆工作人员接待了陈乃安烈士的亲属崔向群夫妇。崔向群介绍,陈乃安是她母亲的姨父,祖籍浙江温岭。据崔向群提供的江文辉编《箬横历代乡贤简略(第一卷)》记载:“陈乃安,九份(今前九份村)人。乃宁、珠英兄。抗战时期为中国航空公司职员,在运输物资时于舟山群岛牺牲,时民国政府通令嘉奖。”“乃安遇险时,直接将飞机头冲向日寇基地,后因偏向冲入大海。”
崔向群说,陈乃安牺牲后,陈乃安的妻子带着两个女儿,依靠一笔政府抚恤金在上海购买了一套房子,才艰难定居下来。陈乃安的妻子和大女儿已于早年逝世,小女儿陈筱芳后来搬到北京,在邮电部(现合并到工信部)退休。
崔向群夫妇曾经于2020年来过南京航空烈士公墓,但因为当时并不知道陈乃安的名字,所以不清楚其姓名是否在纪念碑上,当年回成都看望母亲时才知道姨外公叫陈乃安。
这次抗馆公布航空烈士名单后,崔向群看到陈乃安的名字位列其中,但烈士的籍贯和出生日期都是空白,因此特地赶来,希望增补相关信息,但她并不清楚陈乃安的出生日期,也没有相关照片。
因为平时工作繁忙,崔向群和陈筱芳生前并无多少来往,也不知道她是否有后人。崔向群听温岭老家的亲戚说,陈乃安可能还有一个侄子住在南京,她希望通过媒体找到陈乃安的后人,把烈士的资料补充完整,告慰烈士在天之灵。
想要寻亲的还有任贤烈士的侄子任先生一家。根据资料记载,任贤,河南省邓县人,生于1916年7月16日。空军军官学校第八期毕业,历任空军第五大队第二十九队队员、第二十九中队飞行员,升至中尉三级。曾参加四川成都、重庆各次空战有功。1941年3月14日,在重庆、双流一带上空与敌激战时,不幸被敌机击中牺牲,追赠上尉。任先生表示,听说任贤牺牲后留下妻子和女儿任蓉,但因战乱等原因早已失去联系,希望有知情人士提供线索。
另外,周应熊烈士的外甥女李葆莹还提供了一条线索——与周应熊同为空军军士学校一期的魏文汉应该也牺牲了,但是并不在此次公布的名单中。李葆莹的弟弟曾经在2014年第2期《航空知识》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纪念二舅周应熊的文章,里面记载,在当年家属收到的烈士遗物中,有一枚刻有魏文汉名字的航校戒指。
魏文汉是广东五华人,与周应熊同年出生,同一空校,同班同学,毕业后分配到同一个大队,驻守同一个机场,1942年3月31日作4机战斗队形练习时失事。“或许,在当天的事故中,两机相撞,两名飞行员同时遇难。航校为每位学员都配发了一枚戒指,便于牺牲后辨认遗体身份。魏文汉的戒指应该是在殉职现场从遗体上摘下来的,推测是工作人员在分派遗物时把两人的戒指混淆了。”李葆莹说。此次,李葆莹希望查证魏文汉是否牺牲,并寻找其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