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白事网曾经是志愿军战士,如今是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谢谢你,“志友”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31 16:01

“志友”,南京白事网是对“红十字会捐献遗体器官志愿者”的尊称。南京“志友”协会,成立于1996年,10月18日是该协会成立24周年,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南京市红十字会邀请了7位特殊的“志友”,这些最可爱的人已过古稀之年,但仍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大家诠释着大爱与奉献。

今年89岁的殷逢樵老人和他的老伴都是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殷逢樵说:

我原来是个医生,我就想,自己死了以后要是将遗体捐献出来做解剖使用,或者做研究或者做教学,都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今年86岁的徐景芳,17092596444曾经是一名后勤兵,十年前,她就签下了遗体器官捐献书。徐景芳告诉记者:

当时知道在医学院教学课堂上,只有老师能够操作解剖,学生只能看,没有提供学生解剖的尸体。所以我想,何乐而不为,把自己捐献给医学教学事业。

南京“志友”发展24年 志愿者达13000人

1996年,南京“志友”协会成立,如今已经发展了24年,发展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1万3千多人。截至2019年底,南京市已累计实现遗体、器官、组织捐献2630人。

南京市红十字会秘书长李俭介绍:

我们讲的大器官,就是心脏、肺脏、肾脏、肝脏这些,已经有981个大器官,也就是说有近1000人在临床上获得了有效的治疗和救治。

南京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系主任张永杰说:

近5年来,每年大概有100位‘大体老师’捐献给学校,我们非常感谢他们。如果没有他们的捐献,那么医学教学就无从谈起。同时我们也把他们的奉献精神,很好地用于对医学专业学生的医德医学人文教学。

遗体捐献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法律保障和人文关怀。2015年,《南京遗体和器官捐献条例》颁布实施,南京市还建造了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林,让捐献者有理想的归宿。虽然,目前遗体器官捐献理念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但对于高校科研和医疗临床需求来说,遗体器官捐献缺口依然很大。因此,仍需要通过大力宣传和呼吁,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这样的志愿者队伍中来。

(资料来源:学习强国、南京市红十字会)

谨为生命,传递美意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诚挚邀请您登记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方式如下:

微信登记:

关注公众号“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点击“志愿登记”进行登记。

网站登记:

登录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官方网站()进行登记。

现场登记:

前往当地红十字会器官捐献管理机构或登记站书面登记。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曾经是志愿军战士,如今是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谢谢你,“志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