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曼大闹徐志摩葬礼,执意为其换寿衣,张幼仪:你说了不算!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8-02 04:09

原创 陆小曼大闹徐志摩葬礼,执意为其换寿衣,张幼仪:你说了不算!

2025-07-28 16:34

发布于:天津市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登上了从南京飞往北京的航班。谁料,飞机在经过济南南部的党家庄时,天气突变,飞机遭遇了强烈的气流,失控坠毁。那一刻,年仅35岁的徐志摩以及两名机组人员不幸丧命。徐志摩,这位民国时期才华横溢的诗人,就这样像他笔下《再别康桥》中的那句“轻轻地,我走了”一样,悄然离世。

消息传到徐志摩的家中,陆小曼首先接到了这则噩耗。看到电报上的内容,她的身体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声音颤抖地说:“这不是真的,一定是他为了让我少花点钱而编造的假消息。” 陆小曼无法相信徐志摩就这样死去,她的心情极度低落,将送电报的人和家里的保姆全部赶了出去。随后,她崩溃般倒在地上,痛哭流涕,认为徐志摩的离世和她之间不断的争吵和对金钱的过度依赖有着直接关系。

陆小曼出身名门,从小就过着优渥的生活,养成了奢侈、放纵的个性。作为将军夫人,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斥着奢华和享乐。她曾写过一段话,倾诉内心的孤独:“我并不羡慕富贵荣华,只希望有一个称心的伴侣,两个人能朝朝暮暮地过日子。” 可是,婚后的现实却给了她当头一棒,王庚忙于工作,对她冷落无情,最终导致了她孤独寂寞,频频与丈夫争吵。

在这些争执中,陆小曼无意中透露出自己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渴望,这也引起了王庚的注意。由于工作繁忙,王庚并没有时间陪伴陆小曼,最终他选择了找徐志摩帮助照顾妻子。此时,徐志摩刚刚和张幼仪离婚,又因追求林徽因未果,他同样处在情感上的低谷,于是答应了王庚的请求。

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关系迅速升温,二人不顾亲朋好友的反对,最终结为了夫妻。然而,这段婚姻并没有得到家庭的支持。陆小曼的父亲对徐志摩不满,甚至停止了对女儿的经济支持。为了维持家庭开销,徐志摩开始身兼数职,甚至穿着发黄的旧衣服,舍不得为自己买一件新衣。

为了能够让陆小曼过上更好的生活,徐志摩在胡适的帮助下,辞去了兼职工作,成为了北京两所大学的老师。他一度想把陆小曼接到北京,却遭到了拒绝。陆小曼早已无法离开上海的繁华,最终,徐志摩只能在两地奔波。而在此过程中,陆小曼依旧挥霍无度,徐志摩为维持家庭的开销,不得不四处借钱。

一天晚上,看到陆小曼仍旧躺在床上不思工作,只想着去哪里玩,徐志摩终于忍不住爆发了。他深吸了一口气,鼓起勇气对陆小曼说:“小曼,少花点钱。” 可是,陆小曼却愤怒地反击道:“没有钱,你当时为什么要娶我!”曾经那个满怀理想、只求爱与陪伴的陆小曼,已经被金钱和奢侈的生活改变了,徐志摩感到十分陌生。

1931年冬天的一天,徐志摩带着沉重的心情乘坐飞机前往北京,去参加林徽因在协和小礼堂的演讲会。然而,谁也没预料到,这一别竟成了永别。徐志摩的死讯很快传到了陆小曼那里,但更令人震惊的是,当陆小曼听到徐志摩去世的消息后,她竟然拒绝去认领徐志摩的遗体。与此同时,徐志摩的前妻张幼仪得知了这一情况,她带着儿子亲自前往事故现场,处理徐志摩的遗体。

现场的遗体由于严重变形,几乎难以辨认。此时,徐志摩的亲朋好友纷纷涌向现场,面对惨痛的现实,所有人都无比悲痛,眼泪止不住地流淌。陆小曼虽然不愿意认领遗体,但张幼仪毫不犹豫地决定将遗体送回上海,安葬徐志摩。张幼仪考虑到徐志摩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决定花费巨资为他举办一场盛大的葬礼。葬礼按照中国传统流程办理,但意外的是,陆小曼却闯进了葬礼现场。

她顶着红肿的眼睛,穿着不合适的西式衣服,匆忙赶来。尽管她已经失去了昔日的优雅,但那份不满却始终未曾改变。她不满张幼仪为徐志摩举办的中式葬礼,认为徐志摩这样的才子理应享受西式葬礼,宾客应该穿西装,寿衣也该换成西装。此举让在场的亲友们对她的行为产生了不满和冷漠,许多人开始低声议论,认为徐志摩的死与陆小曼的奢侈和挥霍有直接关系。

就在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陆小曼身上时,张幼仪终于忍无可忍,爆发道:“你连收尸都不愿意,现在来指手画脚什么?你说的不算!”听到这句话,陆小曼低下了头,她看到周围人冷漠的目光,意识到自己在这些人心中早已没有位置。最终,她放下了所有不满和抗议,只留下对徐志摩的最后一份敬意和悼念,孤独地离开了。

如果徐志摩能在天有灵,看到张幼仪为他收尸并举办葬礼,不禁会后悔自己当初的决断;如果他知道自己曾深爱过的陆小曼在他去世后与别人同居,他是否会感到懊悔?但人生没有“如果”,就像一盏熄灭的烛火,徐志摩的离去使得这个世界失去了一位无与伦比的才子。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