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者之悼
已经过世的大屠杀幸存者,其后人在父亲的脚印前长跪不起。
武警战士敬献花圈。
专程从日本赶来的僧人正在为逝去的遇难者做“和平法会”。
12月13日上午,“悼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71周年仪式暨南京国际和平日集会”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杨新力,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艳,省政协副主席包国新,江苏省军区副政委杨森等省、市和驻宁部队有关领导出席了悼念仪式和集会。南京市政协主席缪合林主持仪式。庄严的国歌之后,警报拉响,全场默哀,各界代表向遇难同胞敬献了花圈。
5000人集会寄托哀思
悼念仪式在国歌声中开始。伴随着哀伤的《安魂曲》,广场上5000人士低首默哀,并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三鞠躬。
10时整,南京全城警报声回荡。在集会现场,武警战士缓步把7个花圈敬献给30万遇难同胞。随着千余只和平鸽展翅腾飞,夏淑琴、常志强、吴正禧、张秀红四名幸存者代表和来自南京晓庄学院、马鞍山二中的四名青少年代表一起,敲响了和平大钟,表达了不忘历史,珍爱和平的信念。
省政协副主席包国新在悼念仪式上讲话。他说,重温历史,悼念遇难同胞,就是为了警策世人,永远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陈湘宁作为代表宣读了《南京和平宣言》,省演艺集团的艺术工作者合唱了《和平祭》。集会结束后,各界人士排成长队,参观悼念,沿途向逝者献上一朵朵雏菊。当天,纪念馆内上演了话剧《沦陷》,南京还分别在普德寺纪念碑、北极阁纪念碑、燕子矶纪念碑、中山码头纪念碑等处设分会场,举行悼念活动。
百名幸存者泪忆历史
在纪念馆的悼念人流中,有来自各地的群众、青少年学生,还有上百名幸存者代表及其家属,人人穿着素服,心情沉重。73岁的陶承义老泪纵横。71年前,尚在母亲襁褓中的他失去了父亲、舅舅和表姑。后来母亲流着泪告诉他,一群日本兵闯进了南京难民区,将父亲、舅舅和表姑抓走了,他们再也没回来。
“昨晚,我的脑子里不停地出现遍地尸体、血流成河的情景,一夜翻来覆去没睡着。”陶承义擦着眼泪回忆过去。他激动地说,中国人民是热爱和平的,对日本人民是友好的,但日本右翼势力要向中国人民谢罪,要赔偿民间的损失。
“我来南京感受真相”
“我们不忘71年前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和屠杀中国人民的历史事实,我们反对篡改侵略历史。让中日两国人民携手实现世界和平!”昨日,在哀悼的人群中,来自日本友好团体东铁路工会的一条三行标语引人注目。这个工会是日本最大的工会组织,每年都组织不同的年轻人来南京哀悼。
“到南京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亲身体验那段历史,全面了解事件真相,牢记战争的残酷性,不让历史重演。”工会业务部长柳明则说,日本右翼势力在掩盖真相,学生在学校学不到那段历史,书上只有一句:据说日军在南京发生了多人数的屠杀事件。
工会团长村田俊雄表示,他相信这段历史,回国后会利用工会的报刊,把在这里的所见所闻和大家的感受登载出来。(记者 戚庆燕 于英杰 宋峤摄)
责编:张仁和